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重塑预算编制流程——辽宁出台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指导意见
来源:省财政厅预算处
近日,省委办公厅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聚焦预算编制面临的突出问题,着力在打破预算支出固化格局、打破资金统筹束缚障碍、打破先谋钱后定事现状、打破专项设置分散局面、打破支出标准瓶颈制约、打破重分配轻绩效惯性、打破预算约束不足限制等方面下功夫,建立健全“破基数、强统筹、保重点、重绩效”的预算分配机制,增强财政统筹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推动预算管理制度重构,预算编制流程重塑,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财政支撑保障。
《意见》坚持系统观念,注重整体协同,以零基预算改革为牵引,一体推进预算收支统筹,规范项目库建设和专项资金设置,健全预算支出标准体系,强化预算绩效管理,提高预算约束力,全面提高预算科学管理水平。
在预算分配方式上
取消预算基数,全面开展财政支出政策清理,统一分配预算资金,实行分级分类保障,严格预算保障顺序。
在统筹预算资金上
推动深化“四本预算”统筹、深化非财政拨款资金统筹、深化“三资”统筹,增强财政保障能力。
在项目库管理上
通过健全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、压实项目库管理责任、严把项目储备评审申报关口、建立预算重点事项保障清单、推进全省项目库联网等措施,夯实项目基础。
在专项资金管理上
着力推进专项资金整合、规范专项资金设立、创新专项资金支持方式,切实提升财政资金质效。
在支出标准建设上
重点完善基本支出标准、加快项目支出标准建设、构建动态调整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,推行预算标准化管理。
在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上
突出绩效引领,抓实预算事前绩效评估,加快实施成本预算绩效管理,健全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机制。
在硬化预算约束方面
开展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、加强预算执行监控、推进各类监督融会贯通、推进财政信息化数字化建设,健全预算监督机制。
下一步,辽宁省将以制度建设为主线,破立并举,构建以1个意见为主体,项目库管理、绩效管理、支出标准建设等多个配套制度办法相协同的“1 n”改革制度体系,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提供制度保障。同时,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,坚持部门协同,抓好宣传解读,开展督促指导,并与年度预算编制工作相结合,积极稳妥推进改革,确保改革走深走实,取得实效。